Loading 活動

« 所有活動

  • 此活動已過去

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 展位 W22

詳情

開幕日期:
2019年11月7日
時間:
2:00 pm - 8:00 pm
閉幕日期:
2019年11月10日
活動類別:
, , , , ,
網站:
http://alisan.com.hk

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 展位 W22

展出藝術家:許開嬌, 甘志強, 丁雄泉, 魏立剛, 楊詰蒼, 張小黎

展位 W22

二O一九年十一月七日至十日

尊貴藏家預覽日:7 星期四下午 2-8時; 8 星期五下午1-8時

公共日:9 星期六上午 11時至下午6時; 10 星期日上午 11時至下午6時

地址:上海展覽中心, 延安中路1000號

今年是我們連續第三年參加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我們很高興展出來自三個不同年代的六位藝術家作品,與我們畫廊一直以來重點推廣海外華人藝術家和新水墨藝術互相呼應。今次展出的藝術家包括國際知名的美國華人畫家丁雄泉、當代抽象書法家魏立剛、法國華人多媒體藝術家楊詰蒼,楊氏的個展「三魂七魄」於11月6日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開幕。我們還展出以鳥籠雕塑揚名國際的甘志強,和兩位廣受歡迎的香港新銳女性畫家張小黎許開嬌。特別推介的展品包括:魏立剛和張小黎為我們展位創作最新畫作、一系列從未展出過並一直由丁雄泉家人收藏的小幅畫作、楊詰蒼最具代表性的千層墨精選作品,呈現最全面的當代水墨藝術現況。

丁雄泉(1928-2010,出生於江蘇無錫)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在上海藝術學院短暫學習,隨後前往巴黎,與前衛藝術團體眼鏡蛇畫派(CoBra)多位成員結為好友。一九五八年赴紐約,與多位美國藝術家如森姆·法蘭西斯成為摯友,深受抽象表現主義和普普藝術的影響。丁氏畫作以描繪色彩鮮豔奪目的花卉和迷人美女最為著名,他運用毛筆和水墨在宣紙上鈎畫線條,再大筆塗上塑膠彩,成為今天我們熟悉的獨特風格。藝倡畫廊自一九八六年為丁雄泉舉辦超過十次個展,包括一九九六年於上海美術館。二O一七年巴黎賽努奇博物館舉行了該館首次的丁氏最大型個展,二O一O年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行丁氏回顧展。作品獲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現代美術館、紐約古根漢博物館、波士頓美術館、芝加哥藝術學院、倫敦泰德美術館、巴黎賽努奇博物館、上海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香港藝術館等收藏。 在今年的Art 021我們首次向公眾展示一系列由丁氏作品管理人精選的小幅畫品,色彩明麗,畫面充滿活力。

原本主修數學系並學習中國書法的 魏立剛(1964年出生於山西大同),毫不猶疑地運用他的分析天份,把傳統書法進行革新,使其成為純粹的抽象藝術。魏氏早期鑽研書法的規則和結構,後來逐漸創出現代書法的獨特風格,一個個文字在正方形(或圓形)的邊界內被解構和改造,把文字的遊戲性推向非書法式的發展,「魏氏魔塊」聞名至今。我們這次展出為最新的仙圃系列,成都知美術館於今年舉行「魏立剛:萬物」大型回顧展,其作品獲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三藩市現代藝術博物館、法國巴黎賽努奇博物館,和北京中國美術館收藏。藝倡畫廊自二OO四年開始與魏氏合作,並為他舉辦過兩次個展,二OO六年「魏立剛新作」和二O一五年「魏氏墨園」。聯展包括二O一一年「亞洲文化協會藝術家選集」、二O一五年「水墨藝博」、三次於香港巴塞爾藝術展(2013,2015,2018)。

一九八九年 楊詰蒼(1956年出生於廣東佛山)獲入選參加巴黎龐比度中心的「大地魔術師」展覽,展出的「千層墨」系列在國際藝壇上激發起極大的關注。這系列是楊詰蒼每天在同一畫幅上塗上一層又一層的水墨,重複又重複,直至宣紙吸飽水墨而完成。楊氏現居巴黎,作品的風格、素材和靈感變化多端。他曾多次參加中國、歐洲、北美的重要展覽。

近年楊氏的作品展於多個重要的國際展覽,包括二O一八年上海中華藝術宮「水墨概念藝術大展」、美國史丹福大學坎特藝術中心的「墨境」、二O一四年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水墨藝術:中國當代的過去是現在」。藝倡畫廊亦先後為他舉行三次個展,均為法國五月節活之一,展覽地點包括香港大學藝術博物館(2001)、香港中央圖書館(2015)和藝倡畫廊-中環展覽空間(2017)。其作品獲收藏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巴黎龐比度中心當代藝術基金,香港藝術館、香港M+等。個展「楊詰蒼:三魂七魄」於11月6日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開幕。

甘志強(出生於1965年香港),香港的重要雕塑家,以創作鳥籠形狀的雕塑及裝置作品來探索社會、文化和環境問題而聞名。甘氏曾說:「我特意選擇了鳥籠及其相關的內容,因為它體現了我希望在我的裝置中探索的元素:天空、海洋和陸地。」這次Art 021展出的兩件具代表性鳥籠雕塑,一個蘋果形和一個桃子形,代表着智慧和甜蜜。

甘氏曾參展美國、德國、澳洲、韓國、台彎和香港的眾多重要展覽和雙年展,包括「蛻變突破:新藝術展」巡迴展,美國紐約、華盛頓、三藩市、西雅圖、墨西哥蒙特里、澳洲堪培拉、香港(1998);「第11屆國際現代藝術悉尼雙年展」,澳洲 (1998);「香港新貌」,柏林世界文化館 (1998);「第九屆首爾藝穗節」,韓國 (2006);「香港製造」,香港藝術館 (2007-08);倫敦薩奇畫廊「Hong Kong Eye」 (2012); 「China8」,杜塞爾多夫及哈根,德國 (2015)。個展包括於「香港國際藝術展」,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2012)、「暫借空間」,香港藝術中心(2008)、「空想書園」,牛棚藝術村(2004)。作品獲北京三里屯瑜舍、香港藝術館、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東隅、香港及廣州K11購物藝術館、澳門美獅美高梅、蘇畗比、佳士德、中國銀行、德意志銀行、路易威登及廸奧收藏。最新雕塑作品將展於香港藝術館翻新後重開的首展。

張小黎(出生於1989年貴州)以運用傳統的工筆水墨畫技法,在小盒子裡呈現超現實的山水最為著名,描繪了回憶和經歷。最新系列「個人收藏」延續藝術家對盒子系列的探索,並受到珍寶館概念的啟發,將有關天文學、物理學、生理學、分子生物學、甚至數學概念納入其中。畫中所描繪的,不單是藝術家私人收藏的現實物品,也有觀念和想像之物,表現了智慧、詩意和美。張氏現於北京中央美術學院攻讀碩士,今次是張氏第二次展出Art021,展品是張小黎在中央美院修在學期間創作的最新作品。

張氏於二OO八年獲朱林瑤獎學金赴港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並於二O一四年獲藝術及生物學士學位一等榮譽,作品於畢業展中獲許讓成藝術獎及王無邪水墨創作獎。她曾展出的重要展覽包括「北京青年藝術雙年展2016」和香港二O一四年的「出爐:躍動」。作品亦曾展於多個藝術博覽會,包括紐約、布魯塞爾和香港。藝倡畫廊展出張氏的作品於二O一七年聯展「欲窮千里:後九七香港水墨」,及二O一八年的「抱負」和Art 021,及預計參展二O二O年香港巴塞爾展會。

許開嬌(出生於1990年香港),香港新銳藝術家,以工筆水墨方式在紙巾上作畫最為著名。許氏對日常物品情有獨鍾,常常把傳統的藝術形式進行轉化,和挪用平常物件來創造自己的作品,碰撞出意想不到的驚喜和樂趣。今年Art 021我們展出許氏的扇面近作,扇上繪畫的龍形圖案借鑒傳統青花陶瓷的花紋,並在紙扇上穿針引線,象徵著古代女性的繡花工藝。

許氏於二O一四年獲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學士學位,二O一七年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碩士畢業,並曾獲多個獎項,包括二O一六及一七年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獎學金、二O一五年新藝潮國際藝術家銀獎、二O一一年第十屆L&XF杯全國時裝畫藝術大賽優秀獎,並於二O一四年入圍香港當代藝術獎。作品曾展於香港、澳門、北京、上海、成都及澳洲。二O一六年獲連卡佛邀請參與藝術櫥窗創作,並於今年三月初獲香港駐北京辦事處邀請參展北京瑰麗酒店。藝倡畫廊於二O一七年的「欲窮千里:後97香港水墨」和今年的「女性+水墨 | 中國 香港」聯展中展出她的創作。

地點

其他活動

周俊輝、黃進曦 雙個展 《浮山蜃市星閃閃》

s Chow Chun Fai, The God of Cookery 1996, at Tai Pak Sea Food Restaurant 1996.

畫廊: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

開幕日期: 2 May, 2023

閉幕日期: 10 Jun, 2023

范欣:恆.變.律動 – 法國五月藝術節

Fan Yan - Mist in Pink

畫廊: 藝倡畫廊(香港仔)

藝術家: 范欣

開幕日期: 3 May, 2023

閉幕日期: 30 Jun, 2023

李慧嫻 X 杜海銓: 街市氹氹轉

9cad86ef-9663-492a-99d9-3b5792544787

畫廊: SC Gallery

開幕日期: 11 May, 2023

閉幕日期: 24 Jun,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