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活動

« 所有活動

  • 此活動已過去

[延長展期] 當代形式的水墨畫

詳情

開幕日期:
2020年04月4日
時間:
10:00 am - 6:00 pm
閉幕日期:
2020年07月25日
活動類別:
, , , , , ,
網站:
http://alisan.com.hk

展出藝術家:秋麥 (Michael Cherney), 甘志強, 藍正輝, 南溪, 丁雄泉, 張藝蓉, 張羽

202044日至7月4日 (展覽已延期至7月25日星期六)

開放時間:星期三至星期六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地址:香港 香港仔田灣海傍道七號興偉中心二三O五室

南區藝術周末: 丁雄泉的詩與畫

7 月4日 (星期六)上午11時至下午5時, 朗誦丁雄泉詩, 隨後展覽導賞, 中文及英文進行

 

南區藝術日 :4月25日 (星期六) 中午12時至下午7時

 

 

緊隨着我們中環展覽「幻園」的虛擬之旅,本周我們很高興為您帶來香港仔展覽空間的展覽「當代形式的水墨畫」虛擬之旅,此為4月25日香港畫廊協會的「南區藝術日」活動之一。展覽亦由4月18日開始,開放時間為星期三至六上午十時至下午六時,至另行通知。

長期以來,當代水墨藝術僅限於亞洲大陸。然而,通過中國藝術家們的努力,當代水墨藝術已經找到通往西方的道路並影響了許多藝術家。 這些中國藝術家植根於水墨傳統,致力求革新傳統形式並重塑傳統水墨藝術,他們通過運用創新的媒體、選擇不同的主題、表現形式或構圖來實踐。今次我們展出的藝術家包括美國攝影師秋麥 (Michael Cherney)、享負盛名的海外華裔繪畫大師丁雄泉、國際知名的國內藝術家張羽、南溪和藍正輝,以及香港雕塑家甘志強和新銳女畫家張藝蓉。

這些藝術家一起站在將傳統水墨引入新時代運動的最前沿,突破了定義為當代水墨藝術的判斷性界限。

 

丁雄泉(1928-2010)是1940年代至1950年代第一代海外華人藝術家之一。 他自稱「採花大盜」,以創作色彩斑斕的迷人美女圖最為聞名。丁氏出生於中國無錫,19歲赴歐洲和美國,定居紐約發展其藝術事業。丁氏與多位實驗性藝術家結為好友,包括卡雷爾·阿佩爾(Karel Appel)、皮埃爾·阿列申斯基(Pierre Alechensky)、薩姆·弗朗西斯(Sam Francis)、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羅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和瓊·米切爾(Joan Mitchell)。在紐約前衛運動的影響下,尤其是抽象表現主義和波普藝術,丁氏嘗試用東方的筆墨工具繪畫美女,發展成為我們今天所熟悉的獨特風格。

藝倡畫廊最早於一九八六年為丁雄泉舉辦香港首次個展,此後又先後為他舉行了超過十次個展,作品獲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現代美術館、紐約古根漢博物館、波士頓美術館、芝加哥藝術學院、倫敦泰德美術館、巴黎賽努奇博物館、上海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香港藝術館等收藏。

張羽通過各種媒介,包括裝置、錄像和行為藝術,創作棄筆和棄墨的作品,提出「水墨不是水墨畫」。在他最著名的「指印」系列中,張氏完全將自己的作品與繪畫特質區分開來,並論述了有關身份和社會的文化問題。「指印」系列曾在2012年北京今日美術館和2011年羅馬美術館展出。

水墨畫家南溪以其獨創的「南氏筆路」和「南氏暈點」所產生的 3D圖像效果,和對中國文化標誌的詮釋而聞名。近作中的紙幣畫作幽默地向波普藝術大師沃霍爾致敬,同時也揭示了中國和藝術行業對金錢的痴迷。南氏作品獲多間美術館收藏,包括新加坡余欣美術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武漢美術館。

藍正輝 的巨幅黑白「潑墨式」繪畫將抽象表現主義(特別是行動繪畫)與大膽的中國書法筆法結合在一起。藍氏是「’85新潮」藝術運動的積極參與者,在2006年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行個展後,開始了他的職業藝術生涯。2015年威尼斯雙年展和2019年北京今日美術館展出。 作品獲多間美術館收藏,包括美國普林斯頓美術館和中國北京中國美術館。

香港雕塑家

香港的重要雕塑家甘志強,以鳥籠形狀的雕塑裝置作品來探索社會和環境問題而聞名。在最新作品中,他運用傳統水墨畫的勾勒筆法,在不鏽鋼鳥籠上刻上古老松樹,把傳統水墨溶入雕塑藝術的當代性之中。另外,甘氏的新作「蘋果花花3」現正展出於亞洲協會香港中心的雕塑展(至6月28日),香港藝術館重開首展「原典變奏:香港視點」亦展出甘氏的巨型雕塑裝置「雲…虛擬」。甘氏亦曾於2015年代表香港參加在德國舉行的「中國8」聯展,巡迴展於德國哈根杜塞爾多夫和奧斯特豪斯博物館,作品獲香港藝術館和香港文化博物館收藏。

新銳女藝術家

張藝蓉以創作安靜及精銳的工筆畫而聞名,深受她跟隨習畫八年的著名畫家劉丹所影響。張氏的藝術廣泛受到傳統文化啟發,特別是宋代提倡細心觀察自然的傳統。她的作品避免了古怪的主題,把自然界各種有機完美生態的比例放大,成為畫作的最大特色。作品獲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和美國休斯頓美術博物館等收藏。

美國攝影師

秋麥(Michael Cherney對水墨畫的傳統極之欣賞,並將之體現於類似中國山水畫構圖的攝影作品,照片打印在宣紙上,並 通常裝裱成傳統的扇面或冊頁形式。秋麥居住北京三十年,足跡遍及中國各地,為的是尋找具有歷史意 義的遺址,把景物呈現於黑白攝影作品中。秋麥的作品是首批獲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部收藏 的攝影傑作,證明了他在全球一體化的跨文化藝術中所擔當的角色。近期展覽包括「溪山無盡:中國傳 統山水」,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2019;「墨境」,坎特藝術中心,史丹福大學,加州,2018。

地點

其他活動

林國成:山水與文明共舞

WechatIMG52

畫廊: 藝倡畫廊(中環)

藝術家: 林國成

開幕日期: 19 Sep, 2023

閉幕日期: 9 Dec, 2023

Alive, Alive, Oh!

Screenshot 2023-10-31 at 6.50.46 PM

畫廊: Ora-Ora

藝術家: 異李貞恩

開幕日期: 2 Nov, 2023

閉幕日期: 10 Dec, 2023

「Mellow doubt」

visual-joe-2

畫廊: JPS 畫廊

藝術家: Joe Cheetham

開幕日期: 15 Nov, 2023

閉幕日期: 9 Jan,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