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 SCG 帶來了三位剛由藝術學院畢業的年輕藝術家,分別是由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的
徐雪慧,劉政熙和由香港藝術學院畢業的陳景朗。
年輕人本來就應該不受社會的傳統限制,SCG 鼓勵年輕藝術家自由發展自己的路向,「少年輕
狂」,年少本來就應該夠膽想,夠膽做,夠膽試,而 “狂想曲”就是這個意思。
徐雪慧 2022 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徐在大學接受工筆和岩彩傳統訓練, 但其作品深受
日本漫畫和動漫文化影響,自中學開始徐雪慧便夢想當漫畫家助手,而大學時期創作過連環
畫、四格漫畫和動畫。她喜歡以超現實主義表達其意念,徐展出的作品為壓克力和混合媒介布
本,並其帶有強烈敘事性的分格,渴望逃避世俗現實是徐創作出夢境般世界的原動力,她以大
膽的色彩和強烈對比來表達對世界現實的疏離和疑惑,並在獨處中建立自我。
這次的創作主要講述藝術家自己最初因疫情而長期被困於被窩中,每日只能看著手機接收各種
毀滅性的新聞,面對現實只能無奈地躺著至麻木。可能是年輕的衝動,仍然很想從不可控制的
現實中掌握著命運,故以上帝視角的角度呈現自己仍然對這個世界的懷疑,帶著來自二次元
等,一切完美的想像面對現實。
劉政熙 2021 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劉以速寫、素描及繪畫為主要創作媒介,作品內
容關注繪畫線條對人體構造的再現,及圖像的意義生成過程。他透過模糊、扭曲、夾帶躁動與
忐忑的畫像,對人訴說真實。這次系列的創作源自於日常對人體姿勢(posture)的觀察,對
姿勢的圖像上的轉化再現,一方面能在生理直覺上引起共情、感同身受的傾會;另一方面,於
城市,尤其香港的擠逼空間裡,人的姿勢總有種處身窘態的況味。於藝術家來說,在這時代
下,能夠點出這些生存的狀況別有其意義。
陳景朗 2022 年畢業於香港藝術學院,其作品的主要信息是以繪畫的形式展示和回應有關歷
史、全球苦難、社會現象、生活狀態、個人經歷等的不同存在狀態。它們反映着潛意識的同時
也是現實的。他形容自己的作品「感覺既真實又抽象。是不安的、是困惑的。」
藝術家一直被破碎、損壞、枯萎、老舊的東西所吸引, 感覺它們擁有着獨特殘破/殘缺美,反
映了一種情感上的脆弱,也記錄了歷煉的痕跡。是感性的、觸動人心的,感動了陳景朗一直以
來的創作。而這次展覽一系列作品中,重複出現了紅線、交通錐等等一些有警示/警告/封鎖象
徵意思的角色。耐人尋味的是,它們隨著時間洗禮慢慢變得脆弱、老舊。損壞的痕跡讓它們好
像融入了周圍的環境,但它們的顏色依然非常突出。景朗覺得這點矛盾很有趣,它訴說了很多
東西,啟發了藝術家創作了一系列具曖昧性/懸疑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