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ssimo De Carlo 欣然呈現景柯文個人展覽,這是藝術家首個在 MDC 畫廊舉辦的個展。是次展覽展示景柯文二十多年來藝術生涯的精選作品, 敘述其精彩的藝術旅程,聚焦他在藝術界獨樹一幟的藝術語言。作為中國前衛藝術的成員,景柯文接受了受到全球化和後現代主義影響下,始於1990年代的 “新時代”。
景柯文並沒有從批判或諷刺的角度描述這些變化,而是從多角度去審視並重新評估了過去。作為一名現實主義藝術家,景柯文致力使其逼真的畫作看起來盡可能客觀。 “文化大革命”之後的中國是他畫作中反復出現的主題:這個充滿艱難且與理想主義交織的時代,與國家當前的商品化時代相比似乎是虛幻的。從早期的戶外寫生作品,如1996年的《病人》和1990年的《去碑林》(後者是他“春秋”系列的最佳作品之一,溫和的溫度和鮮豔的色彩使春天和秋天成為景柯文最喜歡的季節),景柯文使用非常規的豐富色調及顏色的異常並置,以筆觸的多樣性和自由度定調風格。
通過描繪熟悉的本地日常情景,景柯文通過在其調色板中精心選擇的色調來強調他的技術。淡綠色、鮮明的粉紅色和白色是代表著春天的顏色,在秋天的時候被較深的棕色、紅色等秋季色調取代。景柯文描繪的景色既不是為了誇大,也不是為了達到特殊效果。相反,他強調了純粹, 而這歸功於精緻、充滿色彩的樸實遠景。他的作品從2000年開始在主題和技巧上發生了轉化:他用的畫布比以前更大; 因此, 在創作間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作品看上去也不像他早期的風景系列那麼輕鬆。這個新系列與照片有著密切的關聯:景柯文把照片用作他創作的根據,挑選了可追溯至五十年代甚至更早, 以上海和北京作背景的歷史黑白圖像。最值得留意的是,畫中被刻劃的對象擺著姿勢,他們正在展現自己的最佳自我,如《萬里無雲 2009. No.1》 。
景柯文在作品中強調了短暫時刻的獨特性,以及人性的善與美,畫作通過豐富而鮮明的色彩, 略微模糊的背景景觀回歸本源, 如《夢想 2008. No.3》。在真實和懸浮之間,畫中的主角像被處於夢幻狀態。這些圖像徘徊在想像力和記憶力、情感和虛構感之間,向當代文化打出問號。儘管每個系列在風格上各不相同,但每個系列之間都有聯繫,構成藝術家精神觀點的全景圖;景柯文的繪畫方法與他的個人經歷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保留藝術和個人主義,諷刺地在2020年的《豹》中作了總結。
景柯文的作品被收藏於多個私人和公共收藏中,其中包括M +希克藏品(M+ Sigg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