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門(香港畢打行)欣然呈獻韓國戰後藝術家金昌烈(1929年生於韓國孟山)的首次個展。金昌烈被譽為韓國現代藝術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並以「水珠」畫作聞名。《水。》將展出藝術家標誌性「水珠」系列中自70年代至今創作的畫作,其中與他本身所經歷的貧困、愛、戰爭與痛苦息息相關。透過持之以恆描繪水珠的創作,金昌烈得以抺去韓戰(1950–53年)這場悲劇所帶來的創傷記憶。
金昌烈以照相寫實主義與抽象表現主義的話語構建他獨特的藝術語言,創作處於抽象與現實的矛盾空間之中。藝術家認為水是生命的起始,若水不存在,則生命萬物不能存活於宇宙中。金昌烈透過以水作為獨立主體的探索,引入西洋哲學之父Thales的本原說。
「水珠」在金昌烈1970年代早期的大部分作品中均是獨立存在,藝術家在創作中並非單純描繪水的形象,反而水珠或是從牆壁上滲出,或是在畫面上獨立存在,給人一種人為的印象,而藝術家亦開始想像存在的本質。到了1972年,「水珠」作品經歷了相當大的概念轉換,畫面上水珠的形象也不再是單獨的存在。水珠數量及尺寸遽增,營造了超現實的氛圍。為了使畫面更臻精緻完美,藝術家亦在創作過程中移除了色彩。
進入1980年代,藝術家開始構築水珠的質感,並以油畫的顏料塗在濕畫布背面上。在這個時期開始發展的「回歸」系列作品,在充滿《千字文》的書法字體的畫面上構成水珠,或與解構的漢字筆畫一同構成水珠。金昌烈至今仍在持續進行創作「回歸」系列。藝術家現今更進一步在畫布上貼上宣紙,反覆以墨水書寫,再於其上構成水珠。「回歸」創作不僅乘載了藝術家孩童時期訓練閱讀與書寫的兒時記憶,更表現出他對藝術傳統的認知。
在1990年代,金昌烈開始在木板等不同的媒材上繪製水珠,開始探究新媒介與技法。藝術家亦創作了採用石塊、鐵與青銅為基底的雕塑,並結合玻璃材質的水珠於裝置之中。金昌烈認為水與水珠於四周無處不在:包括時間與空間中,同時卻是脆弱、卻又指向無限的虛無。於過去數十年間,水珠最終成為藝術家尋覓無限啟示之道路。
「我十分榮幸呈獻韓國戰後藝術大師金昌烈於我們畫廊的首個個展。在冥想性藝術被藝術界所忽視的當下,我希望《水。》可以一展這一派別的迷人之處。」
——林明珠,藝術門創始人
畫廊: Double Q Gallery
藝術家: Laura Berger, Kate Bickmore, Sholto Blissett, Pierre Knop
開幕日期: 16 Sep, 2023
閉幕日期: 14 Oct,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