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放日 : 四月二十一日 星期六 上午十時半至下午五時半
地址:香港仔田灣海傍道七號興偉中心二三0五室
除開放日外,展期只接受預約參觀
此展覽向四位於近年離世的國際著名中國畫家──楚戈、崔子范、孔柏基和李華生致敬。他們均具備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水墨藝術獨創一格,各領風騷,在中國當代藝術史上影響深遠。展品全是四位畫家的代表作,包括楚戈融合結繩藝術的抽象山景畫,極富詩意;崔子范獲齊白石(當代中國藝術史最具影響力的畫家)所推崇的現代花鳥畫;孔柏基著名的敦煌佛像繪畫;還有李華生早期的新文人畫作品。
楚戈 (1931河南-2011台灣),四十多年來一直是台灣現代藝術運動的核心人物,代表作是融合結繩藝術的水墨畫,畫作獲選刊於蘇立文的重要英文著作《二十世紀的中國藝術與藝術家》的封面(加州大學出版社,1996)。蘇立文在其著作中提及楚戈:「他是重新定義『文人畫』的台灣藝術家之一。」楚戈把仿如中國織錦的圖案趣味融入水墨畫中,無疑是革新傳統的新嘗試。
一九四九年隨軍移居台灣,過了十七年的軍旅生涯,期間於當地藝術學院進修文學與書畫相關的夜間課程。一九六八年加入故宮博物館任研究員,進行青銅器紋飾的研究。一九七O年代在朋友和家人的鼓勵下,開始展出作品。一九八四年鼻咽癌治療康復後,全面投入繪畫創作。一九八八和一九九二年他先後獲選代表中華民國參加首爾和巴塞隆拿奧運會藝術創作的兩位畫家之其中一位。
在過去的五十年間楚戈於世界各地曾展出超過六十個展和聯展。一九九一年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行楚戈回顧展之後,藝倡畫廊於一九九二年首次為楚氏舉行個展,其後又有另外兩次個展,其中一次於香港藝術中心。二O一四年,楚戈逝世三年之後,台灣政府文化部舉行「行走的美學」展覽紀念這位台灣的代表畫家。
楚戈的作品獲多間重要美術館及藝術機構收藏,包括台灣高雄市立美術館、首爾當代藝術館、瑞士洛桑奧林匹克博物館、芝加哥藝術學院、摩根大通藝術收藏。
崔子范 (1915-2011,山東) 著名中國水墨畫家,以自由靈動的風格為人們注目,正如齊白石(當代中國藝術史最具影響力的畫家)一樣。柏偉能(斯德哥爾摩東亞博物館前任館長)於一九九一年介紹藝倡畫廊主持人認識崔氏,當時畫家正在澳門舉行個展。藝倡畫廊於一九九二年為崔子范舉行個展,並邀請柏偉能為展覽畫冊撰文,他提到:「崔子范成功的將古拙樸實根植於自己的畫作,他的畫作也被稱作厚拙。」
崔子范孩提時代便對繪畫產生濃厚興趣。儘管家境窘迫,無法承擔昂貴的畫紙畫筆接受專業的繪畫學習,小崔子范會在桌上用石灰漿代替墨汁練習書畫。他的作品寫意自然,看似簡單實則奧妙深遠,具有厚拙感。
長大後他忙碌於政府活動,缺乏繪畫的時間。直到一九五一年,獲國畫大師齊白石的鼓勵,令他堅持繪畫創作。自一九五六年先後獲任命為北京國畫院秘書長及副院長。他亦是中國藝術家協會北京分會會員以及北京花鳥畫研究協會名譽主席。一九七九年任北京市文化局顧問,一九九四年崔子范藝術館在青島落成,他的作品亦展於世界各地,作品被北京中國美術館、北京中國畫研究院、北京中央美術學院、濟南山東博物館、天津美術館、紐約大都會美術博物館,及美國、加拿大、瑞典等國家博物館收藏。
孔柏基 (1932-2018,上海) 以創作優美佛像的敦煌畫作聞名國際。二OO九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國務卿希拉里與上海市市長韓正在上海西郊賓館(相等於戴維營) 孔柏基創作的巨幅壁畫前會面。
孔氏是一位自學成才的畫家,一九五六年開始於上海戲劇學院任職美術教師,一九七六年晋升為系主任。首次個展於一九六四年上海舉行,自一九七九年獲公認為備受敬重的畫家,與朱屺瞻、顏文梁、瞿谷量齊名。自一九七九至八三年多次參觀甘肅敦煌石窟及山西永樂宮壁畫,從中國文化遺產中取靈感。其後他的佛像系列先後展出於日本和美國。一九八二年參加「中國現代畫展覽」,在美國多間美術館巡迴展出。一九八六年定居美國,進一步把西方藝術元素融合他的畫作中。抵達美國兩年後,哈佛大學便為他舉行首次的美國個展。 二O一八年於上海逝世,享年八十六歲。
藝倡畫廊是香港首間為孔柏基舉辦個展的畫廊,展覽於二OO六年舉行,二OO五年上海美術館亦舉辦他的個展,其他個展包括於九州福岡美術館、廣島日本和平紀念館、北京中國美術館。作品獲美國波士頓哈佛大學、芝加哥第一銀行、芝加哥藝術學院、紐約林肯中心、日本奈良金峰山寺、東京草月美術館、福岡美術館、日本和平紀念館、北海道美術館、中國北京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杭州浙江美術館收藏。孔氏畫作亦展出於二O一O年上海世博會特展。
李華生 (1944-2018,四川) 新文人畫派的重要畫家,為振興文人畫作出很大的貢獻。一九九三年華盛頓大學出版了李華生的英文學術專著《矛盾》,以研究毛澤東時期的李氏藝術創作。
他以一九八O年代創作的寫意山水畫最為著名,後期全面轉向抽象風格。李氏屬於成長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代畫家,文革期間從事宣傳畫的工作,晚上則學習水墨畫技法,對中國傳統藝術產生濃厚興趣。一九七三年當代畫家陳子莊 (1913-1976,於一九四O年代任四川政治人物的私人保鏢及四川省文史研究員) 指導他,啟發他創作寫意水墨畫。一九九O年代他遊歷西藏之後,受喇嘛每天誦經所啟發,李氏決定從此放棄繪畫山水畫而完全投入抽象主義,最終以創作極簡主義的水墨畫為主,作品引導觀者進入沉思的境界。
在李氏的一生中,於世界各地展出多次個展,包括美國哈佛大學及耶魯大學的藝術博物館、舊金山中華文化中心等。一九八一年畫作展出於北京中國美術館的全國聯展,他首次獲得國際藝壇的關注,是一九八三年至八六年作品獲入選展於首個關於當代中國繪畫的重要國際巡迴展「當代中國畫展: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巡迴展出於美國八間美術館,從紐約亞洲協會開始至明尼蘇達洲大學作為終站。又於一九九五年他的作品展出另一個重要的巡迴展「傳統與創新」,於大英博物館、德國東亞博物館、新加坡美術館、北京中國美術館、香港藝術館。李氏於四川逝世,享年七十四歲。
藝倡畫廊自一九九二年開始代理李華生的作品,繼而又舉行另外兩次個展,最值得一提的是一九九八年於舊金山中華文化中心。 李華生的畫作獲北京中國美術館、紐約大都會美術博物館、倫敦大英博物館、芝加哥藝術學院、香港M+博物館、上海美術館、廣東美術館、深圳何香凝美術館-OCT當代藝術中心深圳館永久收藏。同時亦成為多間大學的藝術收藏,包括哈佛大學、耶魯大學、華盛頓大學、密歇根大學。最近李華生的作品展出於大都會美術博物館、洛杉磯藝術博物館及廣東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