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U PROJECTS欣然呈現陳沁昕於畫廊的首次個展「蟲洞裏的青檸與柑橘啊」。此展覽共展出12件全新作品,包含雕塑、裝置及一件雙頻錄像。透過設想「兩個普通水果落入一個蟲洞中」這樣一個天馬行空、自由迷人的場景,展覽繪製了一副超現實的、荒謬的及充滿可能性的藍圖,進而勾勒出藝術家對一個科學理論尚不可知的世界的感知和幻想。
對陳沁昕而言,展覽的核心作品《遙距世界》(2022)包含了一種對平行性概念的理解和研究。該作品由一對置於地面的不鏽鋼異形圓柱體組成,實體化了蟲洞的拓撲模型,將此假設結構呈現為一個連接不同時空的隧道。雕塑的兩部分分別代表了這條隧道的一半,暗喻了不同且變幻莫測的現實之間相互連接的無數可能性。作品位於展廳的中心,兩個部分之間存在一定距離,這也將整個空間轉化為一個跨越兩個不確定宇宙的模糊交點:在這裏,觀眾可以仔細感知所有生命和物體的雙重維度。
在整個展覽中,色彩以對仗和並置的形式出現,交織在過去與未來、個人與集體的意象中。從《光子I》和《光子II》(均2022)中的有色濾鏡,到《氛圍迴路》(2022)中的彩色燈泡,各種深度的綠色和橙色以微妙的方式反覆出現在展覽中,與青檸和柑橘的主題形成有趣的呼應。陳沁昕對這些特定的顏色的選擇是一個深思熟慮後的決定,並將其視為象徵符號,以此暗指一些對她而言具有特定含義的傳媒圖像或地區歷史:橙色與航天器、宇航服和降落傘的外觀有着密切的聯繫,這種明亮的顏料往往被塗在這些物體的外殼上,起到視覺警示性作用;而綠色則讓人想起20世紀末典型的香港本地茶餐廳的室內裝修,這些狹小餐廳的內牆往往被粉刷成一種淺綠色。
在畫廊空間的最深處,有一間淡淡的苦艾酒色調的小房間,喚起陳沁昕一代人對舊香港的記憶。來到這裏,觀者彷彿到達了漫長旅程的最後一站,被包圍,然後被傳送至另一個緯度中。房間內,《六角天線》(2022)包含了分開安裝在兩面相對的牆上的兩組銅製雕塑組件。每一個組件都由三個可移動的銅桿及尾部的一個六邊形薄板組成,這些組件的形狀參考了美國宇航局占士韋伯太空望遠鏡的形狀。與房間的整體所帶來的親密、封閉和懷舊之感相反,《六角天線》引領觀者進入一片廣闊的宇宙。
陳沁昕在她的實踐中融合了宇宙意象、儀式型態與個人記憶,從對外太空的人文和科學探索中汲取了詩意的表達和內涵,以反思最近發生在自然和社會文化中的全球劇變。展覽最終所展望的,是平行宇宙中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
關於藝術家
陳沁昕(生於1981年,香港)的作品多以裝置、錄像及雕塑的形式呈現。藝術家熱衷鑽研虛構與真實之間的模糊界限,探索日常生活中有關的邊緣性和二元性的觀念,從而在作品中創造出一個不確定的物理和心理空間。陳沁昕的作品常用並置的手法將一對相似的物體置於一個場景內,展開一種對視覺現實的多面性的積極思索,以隱喻、戲仿、幻想和想象的方式把宏觀和微觀的宇宙結合在一起。她喜歡捕捉、轉變和闡述由精神和情感破裂引起和經歷的近乎無意識的狀態。在構建有關心土病理的敘事中,陳沁昕在其作品中呈現了一種想象與現實的不斷交織的過程,喚起了對當代社會集體虛無主義心態的不安之感。
陳沁昕於2012年獲得墨爾本皇家理⼯⼤學藝術學⼠學位,於2014年獲得⾹港浸會⼤學視覺藝術學院視覺藝術碩⼠學位。
藝術家目前生活和工作於香港。
關於MOU PROJECTS
MOU PROJECTS(旧名为MINE PROJECT)成立于2019年,是一间坐落于香港的当代艺术画廊。画廊致力推广本地及国际跨越媒介的新兴艺术家,自成立至今,已为许多艺术家举办了在香港及亚洲地区的首次展览。画廊诣在持续推动艺术对话及观念性创新,支持艺术家深入探索实验性的实践和突破边界的精神,以反映当代社会现实及创造别样的当代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