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座談會: 費明杰的藝術之旅
講座嘉賓包括費明杰工作室總監費柏濤、藝評家劉健威,及研究員兼策展人黃湲婷。座談會由藝倡畫廊主持人金昌玲擔任主持,討論主要圍繞嘉賓們對費氏不同階段的藝術創作的看法,包括公共藝術項目、他們與藝術家的個人經歷,還有費氏聯合創立的藝術團體大力膠。
關於展覽
藝倡畫廊很高興地宣布在中環空間為美國華裔雕塑家和裝置藝術家費明杰舉行第四次個展「步入自然」。部分展品首次向香港觀眾亮相,包括許願骨系列、太極人物系列,以及啟發費氏創作著名水果雕塑的早期素描。其它標誌性作品如「搖錢樹」和巨型水果、堅果和超現實的蔬菜雕塑亦同場展出。此展可視為費氏在香港巴塞爾藝術展2022展出大型裝置作品「生命的花園」的擴展,觀眾被邀請進入一個非凡的伊甸園烏托邦。本次展覽期間,白立方的畫廊空間再次變身為超現實花園,以及獨家聚焦一位藝術家,為觀眾提供更愉悅的沉浸式和奇妙的體驗。
費明杰的作品主要評論人與自然的共生關係。憑藉對東西方園藝和神話的廣泛了解,以及對水果、種子和骨頭等個人收集物品的仔細觀察,費氏經常改造自然的造型以創作虛構的物種。藝術家解釋說:「就像科學家一樣,我研究和培育特定的植物造型,因為它們具有內在和象徵性的品質,在我的工作室/實驗溫室中重新解釋和重塑它們。」從而使作品的範圍從巨型的植物造型,戲劇化的花園展示,或雜草叢生的科幻式環境。
藝術家簡介
費明杰出生於1943年上海,其後定居香港及渡過少年時代,至1961年前往美國繼續深造。藝術家在開始職業生涯之前曾就讀多間藝術學院,包括哥倫布藝術和設計學院、肯薩斯藝術學院,和聖塔芭芭拉的加州大學,並獲得藝術碩士學位。目前居住紐約市,曾在美國和世界各地獲許多委託項目。現為美國新澤西州韋恩鎮威廉帕特森大學雕塑系教授。
重要展覽和美術館收藏
費明杰的作品曾在美國和世界各地重要機構展出,包括惠特尼美國藝術館菲利普·莫里斯分館,紐約;美國國家學院博物館,紐約;新澤西雕塑公園;克萊斯基畫廊,拉馬波學院,新澤西;羅茲雙年展,波蘭;香港藝術館。目前他的作品正在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展出至2023年6月。
費氏在美國各地永久展示的公共藝術委託作品包括:「德蘭西果園」及「巡遊鯡魚」馬賽克畫,Delancey/Essex 地下鐵站,紐約市,2004;「弧形柱」,聯邦法院前,西雅圖市中心,2004;「圓葉遍地金」,蒂沃利大廈,費城,2004;「金彀貝瑞瓜」,俄勒岡州會展中心,波特蘭,2003;「魔法樹」,路貝拉斯公園,堯科,波多黎各,2003;史泰登島渡輪碼頭項目,紐約,2005。
作品獲世界各地不同的機構收藏,包括香港M+博物館、香港藝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紐約新博物館等。
與藝倡畫廊的連繫
藝倡畫廊自 1985 年開始代理費明杰的作品,至今與費氏合作第 37 個年頭。2008 年費氏參展由畫廊創始人兼主持人金董建平女士策劃的香港藝術館展覽「新水墨藝術:創造•超越•翱翔」。今年在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的公共空間,藝倡畫廊展出了費氏的兩件大型裝置「生命的花園」和「搖錢樹」,作品探討了自然與人類社會的關係。藝倡畫廊過往為費氏舉行展覽的檔案資料將展示於今次展廳中的玻璃櫃,讓觀眾更清楚地了解兩者之間的長期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