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活動

« 所有活動

  • 此活動已過去

開幕週:藝術家講座 李君毅與姚金昌玲對談

詳情

日期:
2019年11月18日
時間:
7:00 pm - 8:00 pm
活動類別:
, , , ,
網站:
http://alisan.com.hk

講座以英語及廣東話進行

由於空間有限,敬請將姓名和聯繫方式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預留座位

講座為配合藝倡畫廊首次為李君毅舉行個展「豐碑李君毅的水墨藝術」,和李氏自二十多年來的香港首個個展。藝術家將解釋他獨特拓印法的起源,以及水墨創作其老師劉國松的影響,延續在當代水墨藝術運動中的革命性角色。 並談及他今年出版的著作《此岸彼岸:李君毅當代水墨藝術的後殖民文化思索》。

在全身投入當代水墨藝術之前,李氏曾研習傳統筆墨和西方技法,培養出對漢初(公元25-220年)雕刻石碑的終生興趣。李氏開始有機地自創一種方法,來重現這種古代溝通和記錄工具的拓印效果。較常見的石碑是紀念性的文字而不帶有圖像,文字以網格排列,有如木刻印刷工藝。在鑽研這些美學之過程,李氏脫離了傳統的筆墨,將藝術重點放在自創的壓印方法上,即通過以文字為主的形式使用中國圖章和墨跡擦拭來創作。李氏將漢字刻在水松和軟木製成印章,然後在紙上反複蓋印或拓印,形成格子組成的半攝影圖像。而壓印力度的大小呈現了水墨深淺的不同調子,從而建構出充滿詩意的視覺效果。最終的完成品構圖是當代的,又同時浸淫於元代和明代的山水畫意境之中。

這次展覽特別關注李氏參考傳統而創作的佳作,包括山水、書法、雕刻和詩詞,他將這些永恆的元素以照相寫實主義融合一起,革命性的藝術風格獲一致公認為當代。展期:二O一九年十一月十四日至二O二O年一月九日。展覽畫冊同時出版。

李君毅

1965年出生於台灣高雄,五歲移居香港。他在香港中文大學研習繪畫,師承著名水墨大師劉國松(五月畫會創始人、水墨畫運動接班人)。1997年李氏於台灣東海大學獲藝術碩士學位,然後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攻讀中國藝術史博士學位,其後返回台灣發展他的藝術事業。現為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副教授。

藝倡畫廊曾在「筆墨傳情第二部份」展出李君毅的畫作,該展覽着重強調當代水墨藝術之中書法的演變,繼而今年10月在香港「水墨藝博」亦有展出他的作品,並特別安排了一場劉國松與李君毅的對話,題為「當代水墨藝術的文化傳承」。作品獲多間重要國際美術館收藏,包括牛津大學阿什莫林博物館、哈佛大學亞瑟·薩克勒博物館、舊金山亞洲美術館、鳳凰城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青島美術館、台北國立藝術教育學院、香港藝術館,以及其他公共和私人收藏。

 

 

姚金昌玲

出生於美國,五歲時隨父母回香港定居。畢業於美國安多佛菲利普斯中學,其後於賓夕法尼亞大學,取得歷史學士學位。1996年加入藝倡畫廊,2005年成為董事,2011年正式接手管理。至今已策劃多個具代表性的展覽,包括2016年於香港中央圖書館的「慶祝推廣中國當代藝術三十五周年」,並同時出版一本三百頁關於畫廊歷史的專著;2011年亞洲文化協會香港分會的「亞洲文化協會藝術家選集:昔日·今朝」;2012年典亞藝博的「雄渾勁健:方召麐作品展」;2015香港中央圖書館「楊詰蒼:香港早晨」和香港藝術中心的「呂壽琨水墨傳奇40年:呂壽琨師生畫友及新一代藝術家聯展」。為表揚她在藝術界的成就,2018年獲頒「Women of Hope藝術及文化獎」。

地點

其他活動

「流光溢彩」群展,策展人:菲利浦 · 波爾曼

Michael Müller, William went swimming at the river Nile, but he lost his nose

畫廊: 世界畫廊

開幕日期: 14 Sep, 2023

閉幕日期: 28 Oct, 2023

DAVID HORVÁTH: INNER ATMOSPHERES

Screenshot 2023-09-04 at 12.10.27 PM

畫廊: Double Q Gallery

藝術家: David Horváth

開幕日期: 16 Sep, 2023

閉幕日期: 14 Oct, 2023

FANTASTIC LANDSCAPES: GROUP SHOW

Screenshot 2023-09-04 at 11.55.22 AM

畫廊: Double Q Gallery

藝術家: Laura Berger, Kate Bickmore, Sholto Blissett, Pierre Knop

開幕日期: 16 Sep, 2023

閉幕日期: 14 Oct,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