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活動

« 所有活動

  • 此活動已過去

循環播放IV

詳情

開幕日期:
2022年07月19日
時間:
10:30 am - 6:30 pm
閉幕日期:
2022年08月27日
活動類別:
,
網站:
https://blindspotgallery.com/zh-hant/exhibition/%e5%be%aa%e7%92%b0%e6%92%ad%e6%94%beiv/

刺點畫廊榮幸呈現年度夏季放映《循環播放IV》的第一幕,「我隨畫動:動畫及復合形態」。7月16日至30日,為期兩周的第一幕放映將呈現四位來自大中華及國際地區藝術家的錄像創作,他們包括智海、許哲瑜、劉毅及袁中天。一直以來,動畫與移動影像都有著彼此交錯的複雜關係,第一幕所關注的正是藝術家如何為圖像/概念賦予動態,同時,這些創作又如何驅動/感動藝術家自身。

第一幕試探著動畫與其它媒介、類型的融合,藉此勾勒出一個具有延伸性的動畫領域。其中,水墨繪畫、新聞報道、檔案影像、無人機素材、卡通繪圖等創作手法被藝術家們巧妙地編織,匯聚為深具心理意涵的敘事,探索並「動」化著心靈與世界的故事。在後-後製作時代,電影的體驗愈發流暢、順滑,然而在第一幕中,藝術家們所呈現的世界卻充滿粗糲感、斷裂、故障以及改變的能量。

劉毅的創作手法近似於傳統動畫或手繪動畫:藝術家在紙上以漸進的順序畫出圖像,並透過倒轉播放呈現出一幀幀動態影像。劉氏的繪畫使用水墨和宣紙,她藉助水墨的液態特質製造流動且變幻的形態。正如默片時代的動態卡通製作,劉氏亦與作曲家合作,為動畫創作聲軌,藉助聲音強調敘事中的情緒變化。《度口》(2015)中,藝術家以墨汁融入水中時散出的不同顏色為靈感,以斑斕的色彩呈現致幻劑服用者所描述的感官體驗。《混沌記》(2014)則延續了這種心理學強度,作品充盈著難以預知的變幻。其中,人與自然、交配與暴力、防衛與爆發、熵變與逃逸的場景彼此交融,構成令人坐立難安的意識洪流。不確定性與不可預見性成為作品讚頌的特質,在《混沌記》中,我們見證著那些徹底改變生活的歷史瞬間,以及行動造就的激進自由。

許哲瑜《穿顱透寫》(2018)玩味著法證紀錄片的拍攝形式。影片使用電腦動畫再現數個場景,包括犯罪行為、受害者腐屍上的清晰面容,以及一位家庭成員少年時期的記憶。在一場網吧外的爭執之後,一個少年被人謀殺,隨後,《蘋果新聞》以他們著名的電子技術將這一社會事件製作成充滿煽動效應的動畫短片。在另一個事件中,警察試圖藉助鉛筆素描調查一個頭骨腐爛的無名女屍的真實身份。許氏採訪涉案警官以及3D動畫部門的分鏡總監,試圖理解這種以科學理性為掩護的實證手法。不同於大眾媒體對凶殺及陳年舊案的痴迷,許氏將動畫視為一個奇異的空間,它能夠調解死亡、在不可尋回的記憶中探尋真相,並在未知的心靈宮殿中展開推想性的考古實踐。

袁中天《武漢朋克》(2020)是一部講述武漢故事的散文電影。武漢這座歷史古城現正作為Covid-19的最早爆發地而廣為人知。影片中,一位操武漢方言的旁述者以第一人稱敘事講述著關於武漢的諸多記憶,包括武漢朋克樂隊「死逗樂」消失的前成員、東湖自治中心、無政府主義者們佔領的表演場地,以及1998年的特大洪水。作品中的影像徘徊在無人機素材和計算機合成圖像之間。其中,神秘的工業城市在後末世煙霧中散髮著詭異的微光,徬彿預示著它在烈焰中的毀滅。藝術家將喧囂的聲場與骯髒的景觀進行奇異的交織,動畫成為他標誌地方、創造記憶的手法。疫情期間創作於倫敦的《武漢朋克》呈現出一場神秘的降神會,召喚著消失的朋克和被流放的革命者的靈魂。它試圖視覺化那些存在於歷史與當下的、不可見又不可言說的災難與苦難。

相比起計算機或人工智能無縫生成的圖像,傳統動畫的靈魂則徘徊於延續與斷裂之間。改編自台灣詩人鴻鴻短片小說《旋轉木馬》的《灰掐》智海創作於2007年的漫畫 。他2022年的同名動畫使用《灰掐》中的鉛筆繪畫,重訪連環畫的傳統 。《灰掐》講述一列火車在一座島嶼上循環的無盡之旅。一路上,車廂持續地分離與接合,車廂上的乘客不斷等待並失去著他們的愛人。隨著海浪將一批批的人、行李、車廂、夢想與渴望吞噬,火車的悲劇一次次地循環往復。

《循環播放IV》播放期間,展廳的中央門廊將持續播放三位香港藝術家的作品 ,展現著城市生活中異化、荒誕與懸置的感官體驗 。陳玉瓊《Scavenger》(2008)記錄了街頭拾荒者林婆婆的表演。表演中,她推著一座原尺寸、紙皮製的匯豐銀行石獅,帶著這沈重的殖民主義象徵,在中環擁擠的人行道樞紐上行走 。她的行走指涉著晚期資本主義的殘酷邏輯:在日復一日的財政危機廢墟中回收與再造、自由職業與不穩定性、拾荒與打撈。曾家偉《t o u c h》(2019)紀錄了藝術家重複將白色手套扔在玻璃屏幕上的動作。只有當手套觸及屏幕的瞬間,屏幕才有畫面顯現。即便是最敏銳的觀眾也難以預測這突如其來的顯影。原來,這透薄的屏幕(Duchamp提出的“次薄”概念)竟然代表著影像與觀眾、虛擬與現實世界間的距離。 Luke Casey《House Of A Thousand Assholes》(2022)見證了一個廣東人的旅程:這位主角拖著行李從怡和大廈出發(即呼應作品名的多孔大廈),疲憊地經過中環半山扶梯爬上太平山頂,然後再焦急地下行至石澳海灘的海水之中。這位堅定前行的旅客象徵著新一批的移居者,尋找著希望、自由,或許還有尊嚴。

地點

其他活動

林國成:山水與文明共舞

WechatIMG52

畫廊: 藝倡畫廊(中環)

藝術家: 林國成

開幕日期: 19 Sep, 2023

閉幕日期: 9 Dec, 2023

Alive, Alive, Oh!

Screenshot 2023-10-31 at 6.50.46 PM

畫廊: Ora-Ora

藝術家: 異李貞恩

開幕日期: 2 Nov, 2023

閉幕日期: 10 Dec, 2023

「Mellow doubt」

visual-joe-2

畫廊: JPS 畫廊

藝術家: Joe Cheetham

開幕日期: 15 Nov, 2023

閉幕日期: 9 Jan,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