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貝浩登(香港)將於2017年3月20日至5月20日舉辦塔蒂安娜•杜薇個展《House of Leaves》,呈獻一系列精彩新作,開幕酒會將與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同週舉行。
藝術家自述:
「居住,就是要安於任何環境。」這種對世界敞開的好奇心,是意大利建築師烏戈•拉彼德拉追求的理想,也長久以來吸引着我。它強調遷移和視野作為到處安居的不二法門,撇除了定居和固定建築物觀念,居住只是一種單獨的視野。
在18及19世紀,男士把自己的眼睛畫在細小的象牙片上,鑲嵌成戒指或胸針送給暗戀的人。女士戴着這種隱晦的宣言,表示已獲男士青睞,心有所屬。我也有這樣的「愛之眼」,從它們身上學懂如何觀看世界。
我們的視野所及,亦會包含別人所見,正如我們走路也是跟隨別人走過的步伐。對我來說,居住是一種觀看方式,是把目光投放到事物或風景,無論熟悉或陌生,並非我們所屬,卻是有所連繫。
如果,只有與世界互為一體的旅人,才可以這樣居住,那麼唯一可以豐富他生命的居所,就是一間臨時小屋。要做到四海為家,建築物必須是臨時的,沒有門檻入口,撇除家居與野外、室內與室外的界限,讓建築物成為重新連繫世界的媒介。
即使這樣的建築不穩固,或會被疾風吹倒,但不要緊,它們並非用來對抗世界,而是與之融合,由近到遠,直至無限。
塔蒂安娜•杜薇,1968年出生於義大利科森扎,現在巴黎工作及生活。
她曾於多個藝術機構舉辦個展,包括中國北京紅磚美術館(2016);義大利博岑現當代藝術博物館(2014);瑞士日內瓦當代藝術博物館(2014);德國紐倫堡藝術館(2014);德國波恩藝術博物館(2014);奧地利格拉茨美術館(2010);瑞士蘇黎世米格羅斯博物館(2009);德國漢堡藝術協會(2009);法國巴黎龐比度藝術文化中心(2008);法國巴黎東京宮(2007)等。2015年她受美國公共藝術基金會委託,在紐約中央公園展示作品《Desire Lines》。
塔蒂安娜•杜薇亦參與了多個重要的國際群展,包括里昂雙年展(2015);威尼斯前海關大樓之皮諾基金會作品展(2011);聖保羅雙年展(2010);威尼斯雙年展(2007;2003),並於2007年獲得「杜尚獎」。
在2017年間,她將參加第15屆伊斯坦布爾雙年展;布宜諾斯艾利斯雙年展;巴黎東京宮群展《Diorama》;廣州時代美術館和北京紅磚美術館舉辦的群展《High Te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