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藝門畫廊榮幸呈獻藝術家兼設計師林菁於香港的首次個展「非II」。林菁畢業於布魯塞爾皇家美術學院雕塑系,曾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學習油畫與壁畫。林菁出生於一個家學淵源深厚的中國藝術世家,其父林毓豪為廣東著名畫家、雕塑家。
林菁亦是位獨立設計師,涉及傢具、照明、陶瓷、珠寶首飾及配飾等領域的設計。作為北京798 藝術區最早的觀念設計空間「非空間」(2007 – 2013)的聯合創始人,林菁在業內備受矚目。在北京幾乎還沒有精品設計店的時候,林菁就已經在非空間展示她的裝置藝術和設計作品,與此同時,她還對許多志同道合的獨立設計師給予過支持。剛開始的時候,林菁把自己在798 的家改造為非空間,她一直在那裡生活和工作。林菁是最早入住北京798 的藝術家之一,她是後來成為北京最著名的藝術區798 的少數開拓者之一,彼時,798 還是一個荒涼凋敝的工廠廠區。
林菁四歲就開始學習中國傳統水墨畫技法,其後從未停止過對繪畫的興趣與專注。在比利時,她的創作興趣愈加濃厚,更拓寬了創作的領域,除了繪畫,還涉足雕塑、裝置和設計。林菁解釋說,她天性喜好跨界藝術的表達,她渴望與觀者建立更自由、更直接接觸和關係。
她的繪畫實踐,如同她設計的作品,旨在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獨特方法。林菁偏好自然賦予的顏色和形式,看似名義上的抽象,卻使用手工繪制的圖層來填充畫布表面。每一幅畫布都鋪滿了流動的自由色彩,形狀和形式各異,運用不同的工具和技術,以此來挑戰現實主義繪畫和傳統範式的僵硬與刻板。有別於傳統創作模式,她在畫布上應用了大量的嫻熟技巧,色彩被巧妙地呈現在一系列厚重的塗抹、刮擦、刷繪和稀薄的水洗交替的繪畫應用中。在她的最新作品中,她對繪畫的熱愛、享受和積極的態度一目瞭然。
隨著繪畫作品的增多,個展似乎成為順理成章的下一步。到了她職業生涯的這個階段,我們的關注點轉移至突出其繪畫創作的實踐。從二維平面到裝置藝術以及設計,林菁毫不費力、游刃有餘地完成了遷移。林菁的設計活力得益於其繪畫天賦,反過來,她的設計也自然而然地反哺著她的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