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emporary by Angela Li 隆重呈獻德國駐北京畫家馬丁·韋默爾(Martin Wehmer)第四次香港個人展覽《部首》,更將同時舉辦他最新畫冊《麻將布》的發報會和參與由中西區的多間當代藝術畫廊共同創立 Central West Hong Kong的首個活動。韋默爾以厚塗顏料的方式創作超過三十餘年,利用畫筆和調色刀有計畫地於畫布上留下厚厚的油彩是他貫徹如一的獨特技巧。韋默爾以十足的表現力和繪畫姿態來創造一種純屬於他的藝術語言,創作過程中更義無反顧地深化了漢斯.霍夫曼(Hans Hofmann)的思想 –「脫去不必要的外在,以流露最必然的聲線」,把外國人在中國生活的的自身經歷和點滴刻畫在布面上。《部首》將於9月24日開幕,展期至10月31日止。
韋默爾是一位藝術家及藝術啟導者,自2008年起定居於北京和工作。他曾在中國和世界各地舉辦的多個展覽獲一致好評,更契而不捨地啟動眾多藝術社群之間的交流。儘管如此,他的畫作及藝術實踐卻沒有被中國的藝術風格蓋過,相反,他繼續埋首探索並深深紮根於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有趣地把自己與抽象表現主義大師、已故美籍德國畫家漢斯·霍夫曼(Hans Hofmann)作比較,但並非從藝術的角度作對比,而是在生命方向上的相似性作對照。 「他從德國移居美國,後來成為一位藝術啟導者,成為了紐約學校的創始人和美國一位重要的藝術家。我亦從德國移居中國,也是一位藝術啟導者和藝術家。我們都將自己的信念和理論從一個國家轉移到另一個國家,思想交流可以改變世界。」作為在中國生活的外國藝術家,韋默爾繼續接受文化上的挑戰,通過在北京的生活和工作上的體驗繼續啟發創作。
展覽的中英文標題靈感取自於韋默爾對人體的獨特觀察,借鑒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以及透過微信或互聯網的資料收集而來。他跟從化繁為簡的理念,在視覺上仔細地把「身體 」切割成一塊又一塊的「碎片」。藝評家及畫冊《麻將布》的撰稿人漢斯·約阿希姆·穆勒於書中說:「如果你覺得馬丁·韋默爾的畫作是對現實世界的胡亂描繪,這樣的解讀必然是對其作品的徹底誤解。」韋默爾的作品題材看似是沒有經過深思而執行,如約阿希姆·穆勒的比喻般作品就像一些「不受控的攝影」,在偶然的情況下所拍攝到的。然而,他的創作是經過深層的思考,故意地刪除不必要的細節,從而簡化地把姿態與表現達至和諧統一。展覽的中文標題《部首》是以相同的思維方式作軸線,並非以該詞彙的含義作解讀。「部」意指部分,而「首」細解為頭,兩字的獨立意思各自呼應著藝術家對人與事別樹一格的捕捉角度,加上粗儣厚重的簡約筆跡,令畫面有著近乎雕塑般的質感,亦同時滲透著藝術家在中國生活的零碎節錄。
是次展覽將會展出12幅非一般的人物肖像油畫作品,當中的題材包括女性的部分頭像以及人的手、眼和唇的特寫。由於韋默爾擺脫了細緻的描繪,畫作中的人物抽離了現實裡作為獨特個體的定位,然而在粗豪而簡潔的筆觸下,人體的一般表現形式還能清晰可見。韋默爾邀請觀者以開放的思維和心態來欣賞他的作品,只有敞開的心靈才能達到開放平和的解讀,韋默爾道:『沒有開放思想和自由,就沒有當代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