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艺术家会出席展览开幕(下午2点至5点)
維伍德畫廊欣然於香港空間呈獻美國藝術家安·萊達·夏皮羅(Ann Leda Shapiro, 1946生于美国纽约)於亞洲的首次個展。本次展覽《身境》匯集了一系列近年的全新創作以及一件1980年的歷史作品,呈現夏皮羅藝術實踐中持續關注的核心議題:倡議、關懷,以及個人經驗與更廣闊世界之間的交織。
安·萊達·夏皮羅於1960至1970年代女性主義藝術運動興起之時嶄露頭角。彼時,她的創作直接回應性別、社會正義與女性可見度等議題。早期作品結合了敏銳的社會意識與對關懷的承諾,為其後持續探索藝術如何回應並映照人類處境奠定了基礎。
1980年代,夏皮羅於德州奧斯汀一間為愛滋病患服務的針灸診所開始工作,從中接觸到傳統中醫的理念。將身體視為互相連動整體的觀點深刻影響了她對生命與藝術的思考。中醫蘊含的哲理與觀念成為她視覺與概念語彙的核心,賦予她新的方式去表現轉化、張力與和諧。
在此全新的創作語言中,「氣」的概念居於核心——那貫穿經絡的生命之流。夏皮羅將其描述為「臨生成之質」。她的構圖呼應了氣的動態本質,每一件作品都體現出持續流變的狀態——正如氣的流動所特有的永恆變化。維繫此能量流動的,是陰陽之間微妙的平衡——明與暗、生與死、靜與動的力量之互映。這些對立又互補的二元元素深深滲入夏皮羅的創作之中;在她的作品裡,陰與陽不是相互對立,而是共同組成整體的兩端。她以感性又具思想性的筆觸,捕捉氣之流動與陰陽之平衡,不以具象描繪,而以能量與關係的光暈動勢予以呈現。
中醫診斷著重於觀察細微失衡的原則,也為夏皮羅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使她得以「診察」世界的紊亂——從環境危機到社會與政治的動盪。展覽中的若干作品直接處理生態與社會議題,融匯解剖與自然意象。她不僅揭示外在的破壞,也關注內在動盪的毀滅性潛能——她稱之為「水火不容」,象徵會自我吞噬的能量。這些作品延續了貫穿她創作生涯的關懷精神:從女性主義的個人倡議,擴展至對社會與地球福祉的整體思考。
在《身境》中,夏皮羅最新系列作品的核心焦點之一是對自然世界的解構與重構,特別是以「樹」作為母題。對藝術家而言,樹不僅是風景的元素,更是「折射的自我肖像」。在她的畫面中,樹象徵人體——其根系如脈絡經網,其枝幹恰似伸展的四肢,追尋能量與連結。這些柔和而流動的剪影,兼具堅韌與脆弱,反映了生存本質的兩面,同時揭示出維繫萬物的相互關聯。貫穿其創作的「共一」感,與佛學思想及蓋婭假說不謀而合——將生命理解為一個無盡流動、彼此相繫的能量體系。
透過結合藝術實踐與醫學經驗,安·萊達·夏皮羅發展出一套兼具視覺張力、思想深度與靈性省思的創作體系。《身境》邀請觀者進入她藝術實踐的歷史與當下,感受塑造個體、群體與自然世界的那股細微而持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