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
按地區
清除
現正展出
南區
Moments | 鄭禮仁 x JOHNSSON, 福場祐子
2025-11-8 – 1-31
wamono art
南區
安·莱达·夏皮罗:《身境》
2025-11-8 – 3-7
維伍德畫廊
中環
感知的兩種路徑 : 李念昕與鄧世清雙個展
2025-11-8 – 12-13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中環)
南區
感知的兩種路徑 : 李念昕與鄧世清雙個展
2025-11-8 – 12-13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黃竹坑)
中環
蕭勤文獻庫——「希望之光」特展
2025-11-7 – 12-31
3812畫廊
灣仔
Subrisio Saltat
2025-11-7 – 12-24
馬凌畫廊
南區
杜海銓個展:《畫中屏》
2025-11-1 – 12-13
SC Gallery
南區
Wei Wei, anybody home?
2025-11-1 – 11-30
a Gallery
上環
禹鍾澤: Between Matter and Soul
2025-10-23 – 11-22
Soluna Fine Art
上環
陳鴻志: 無聲劇場
2025-10-23 – 11-26
獅語畫廊
中環
荒謬日常
2025-10-23 – 11-22
JPS畫廊
上環
SWAG
2025-10-23 – 11-29
Contemporary by Angela Li
中環
呢喃
2025-10-16 – 11-15
10號贊善里畫廊
中環
敘述 · 動作詩
2025-10-4 – 11-12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中環)
葵青
煙嵐縹緲:徐龍森
2025-10-4 – 11-22
漢雅軒
南區
50/50
2025-9-27 – 11-15
白石畫廊
南區
Gama: Jacqueline Kiyomi Gork
2025-9-27 – 11-15
Empty Gallery
中環
瑪麗亞·拉斯尼格:自我與龍
2025-9-26 – 2-28
豪瑟沃斯
中環
呂壽琨:藝術家 · 教育家 · 學者
2025-9-25 – 12-6
藝倡畫廊
南區
Hello Darkness...My Old Friend
2025-9-20 – 11-22
Rossi & Rossi
中環
張逸斌《新界》
2025-9-11 – 11-15
爍樂(世界畫廊)
南區
來去有蹤
2025-8-27 – 11-15
藝倡沙龍
即將開幕
荒謬日常
2025-10-23 – 11-22
JPS畫廊

「荒謬日常」,當 j /畫廊聯手七位國際藝術家,本次展覽將透過當代藝術揭示暗藏在混亂中的框架。七位藝術家包括Anouchka Gérard、Dourone、Mao Yu Qiu、Ricko Leung、Simona Mihaela Stoia、Toninho Dingl和Yizhi Wan。在這場藝術與哲學的思維探索中,展覽將尋求亂中有序的悖論關係,探索複雜概念中的微妙美感,展示藝術家如何將未知化作創造動力。

法國藝術家Anouchka Gérard的掛毯將城市以二維的方式展開,建築形式猶如有機物一樣野蠻生長,平靜的表面與熱烈的城市互相牽動,創造出自由與呼吸的無盡空間。石膏浮雕的凹凸不平宛如韻律,視線的延伸探索著記憶與時間,並且來到迷宮般的世界,留下為創作而生的化石,讓心靈動盪與現實型態之間互賴互存的關係,在恆定的規則裏延續。

西班牙藝術家Dourone的創作則探討著生命塑造與社會變革,是對有形與無形力量的沉思。他認為「普世價值的塑造」應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而非最終定論。正如他所描述「集體意識的細微蛻變」, Dourone的哲學思想豐富了展覽的感官探索,也增潤了反思存在主義的深度。

中國藝術家Mao Yu Qiu以考察社會互動對於權力結構的形成為出發點。她的作品《Let us ask what the matter is with the ice cream.》揭示了在當代文化中,專業領域如何延伸出一種社會地位表演,這件作品中,聽診器象徵醫學權威,聆聽成為社會定位的空洞儀式。同時,在作品《So how heavy is my finger?》中,她將手指放在秤上,巧妙地量化身體最纖細的部位,變成測量權威的工具,更是具化了權力的輕重。

香港藝術家Ricko Leung運用混合媒體創作捕捉城市中脆弱與韌性之間的微妙平衡。她的作品巧妙地把生命與都市繁華轉化為對情感共生的冥想,以張力十足的縫線和糾纏不清的線條,映射出在混沌中尋求穩定的複雜旅程。承載文字的陶瓷葉子作為錨定點,從動盪中折射出堅韌的力量。

羅馬尼亞藝術家Simona Mihaela Stoia以抽象表現主義創造出既狂野又有序的動態圖像。透過獨特的技巧,Stoia的構圖將看似雜亂無章的筆觸轉化為有序的視覺系統,呼應著此次展覽的核心。

德國藝術家Toninho Dingl的玻璃雕塑將一種日常的、一次性的物品——塑膠瓶,轉化為有意且富有挑戰性的形態。皺褶造型既保留物件的熟悉感,又昇華其物質性,從而促使觀者重新審視價值與無常。Dingl透過精湛工藝挑戰傳統價值與社會規範,使作品蘊含顛覆中的優雅悖論,展現當簡單元素經重新詮釋後,如何激發對個人與集體敘事的深刻反思。

中國藝術家Yizhi Wan的創作將自己的身體作為工具和材料,用肉身修復被遺棄的街頭家具,將衰敗城市起死回生。這種激進的修復方法展示了充滿愛與關懷的個人行動,如何將自我毀滅式成長的城市與其混亂景觀再次療癒為優雅的再生空間。

「荒謬日常」是 j /畫廊在香港的首次展出,畫廊履行展示創新當代藝術的承諾,挑戰傳統思維。在整個展覽中,觀眾將反思混亂一詞,並不再將其視為一片狼籍的代名詞,而是複雜與秩序的誕生地,揭示美的產生不是由於混亂的缺失,而是因為混亂存在。展覽創造出一個親密的觀展體驗,誠邀觀眾與每位藝術家在混亂與秩序的交錯中深入互動。
JPS畫廊

地址: 中環士丹頓街88–90號

營業時間: 星期二至六: 11:00 - 19:00

電話: 6301 2966

電郵: contact@jpsgallery.com

網站: jpsgalle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