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
按地區
按狀態
清除
中環
細說從頭—— 鴨巴甸街的印藝傳奇
2025-2-22 – 8-31
當代印藝
中環
曾建華個展《T REE O GO D EVIL》
2025-3-19 – 5-24
爍樂(世界畫廊)
南區
The Garden of Loved Ones: Richard Hakwins
2025-3-23 – 5-24
Empty Gallery
南區
TRST03: Covey Gong
2025-3-23 – 5-24
Empty Gallery
中環
傳統蛻變
2025-3-24 – 6-14
藝倡畫廊
金鐘
玩·具:賀慕群百年回顧展
2025-3-26 – 7-6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灣仔
冇嚟野餐嘅請坐低
2025-4-22 – 5-27
香港藝術中心
南區
李昭辰、梁凱喬、何明苡、何濼聰聯展:《瀚瀚》
2025-4-26 – 5-30
SC Gallery
南區
林延:紙韻延綿
2025-5-6 – 8-16
藝倡沙龍
灣仔
回憶製造
2025-5-7 – 6-26
香港藝術中心
中環
流動的饗宴
2025-5-8 – 6-28
雍廷序畫廊
中環
MOMENT
2025-5-9 – 5-30
JPS畫廊
南區
何兆南:徘徊日常
2025-5-13 – 6-7
刺點畫廊
中環
潤俠:Montage
2025-5-15 – 7-5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中環)
上環
Natalia Załuska: Daybreak
2025-5-17 – 6-28
Double Q Gallery
上環
Monika Žáková: Echoes of Time, Echoes of Memory
2025-5-17 – 6-28
Double Q Gallery
中環
賽‧加⽂
2025-5-22 – 8-2
高古軒
中環
黃銳:銀沙灘
2025-5-22 – 8-16
10號贊善里畫廊
油尖旺
光譜
2025-5-24 – 7-5
貝浩登
南區
黃雅珊 : 1
2025-5-24 – 7-26
德薩畫廊
南區
佐蘭·穆西奇
2025-5-24 – 8-23
維伍德畫廊
上環
馮力仁回顧展
2025-5-29 – 6-16
獅語畫廊
中環
一间自己的房间
2025-5-29 – 6-27
Sansiao Gallery HK
中環
江康泉《未來本生》
2025-5-30 – 8-30
爍樂(世界畫廊)
AFA ANNFA x GLORIA CHUNG: A&G Boulangerie
2025-1-21 – 3-1
JPS畫廊

“If you're a baker, making bread, you're a baker. If you make the best bread in the world, you're not an artist, but if you bake the bread in the gallery, you're an artist. So the context makes the difference.”

—Marina Abramovic

視覺藝術家Afa Annfa與食物造型師Gloria Chung首次跨界合作,以行為藝術家Marina Abramovic的名言作引子,把麵包帶進了藝廊,利用真假食物的碰撞,對藝術和食物的本質以及其象徵意義進行了探討。食物之中,又以最生活化的麵包和牛油為主要題材。

展覽空間分為兩個主要區域:1)中島廚房以及 2)祭壇。兩個區域分別為平凡的麵包增添神聖的維度,為展覽打開世俗與神聖之間的對話。

進餐的藝術:從日常食物到文化畫布
1)中島廚房
這個區域的主要探討對象為麵包。麵包的歷史悠久,被視為生存的基本食品之一,它代表著生活的重要基石,在中西的歷史或宗教文化中,都有著重要的象徵意義,比如生活與滋養、共享與聯繫,在基督教的聖餐儀式中,麵包代表著耶穌的身體,意味著信徒之間的合一;在不同的藝術作品中,麵包也象徵著人類的勞動和手藝,有時也被用來象徵富裕與貧窮,麵包的出現可能反映出角色的社會地位或生活狀況,突顯社會不平等和艱難的現實。

李思汝的 30 天情書
此區最主要的作品為《30-DAY LOVE LETTER》以及一張中島餐桌。《30-DAY LOVE LETTER》是Afa的木雕和繪畫作品,麵包在她這個作品中象徵著工藝、愛情以及精神生活。藝術家以三十塊木雕麵包,繪製出她的visual diary,紀錄了一段關係從成長、邂逅、熱戀、消亡然後重新發現的過程。以愛情比喻自己跟藝術的關係,也是自己寫給自己的情書。

餐碟的意義:見證友誼的雕刻
中島餐桌上放了幾組餐碟,碟上的料理——以黏土製作的菠蘿與黑蟻,是Afa跟Gloria友誼的見證。餐桌上方吊著一盞Gloria以法包製成的、龐大的水晶吊燈。法包吊燈的莊嚴,提醒著我們日常生活的重量及可貴。

另類的供奉:Gloria 的牛油觀音
2)祭壇
此區以牛油作為主要探討對象。Gloria創作的牛油雕像《捨我》,以及跟它對立著的、Afa創作的信徒碑為主要作品。

牛油是固體,也是液體,沒有固定的形狀。它的獨特風味讓人欲罷不能,卻偏偏無法作為主角獨立存在,必須依附其他食物,才能發光發熱。在Gloria作為食物造型師/廚師的生涯中,牛油一直擔任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於她來說近乎神聖的存在。

揉捏生命的本質:Afa 與 Gloria 的藝術視野
但是藝術家們在製作過程中也發現了一個諷刺的事實:牛油作為神的模樣展示於人前,其實也是人為倒模出來的結果——而這也正好呼應了「神的模樣是人類想像出來的」這個說法。作為回應,Afa也製作了一尊高聳的偽牛油信徒碑,跟神聖的觀音祭壇相對而立。既然兩者最終也只是被塑造與想像出來的複製品,那麼在這個層面上,不可挑戰的神與沒有自我的信徒之間的距離,我們又應該如何去判斷呢?在這個區域中,藝術家試圖去以牛油作主題探討自由意志和自我價值的概念。

對Afa與Gloria而言,創作即生活。牛油與麵包,是生存的基石、精神的食糧,是想像力,是平淡也是激情。人生就是無數個麵包的總和。認真對待生活,就是幸福的人生。
JPS畫廊

地址: 中環士丹頓街88–90號

營業時間: 星期二至六: 11:00 - 19:00

電郵: contact@jpsgallery.com

網站: jpsgalle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