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
按地區
按狀態
清除
所見之地
2025-5-29 – 6-28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黃竹坑)

展覽《所見之地》匯聚了藝術家趙培智、章劍與段亞峰的創作實踐,他們以各自獨特的藝術語言探討觀看感知與反饋生成之間的雙重結構。這不僅關涉對外部世界的感知與再現,更指向主體內部的反思與重塑。在他們的作品中,或是通過對面孔與文化符號的重構與挪用,激發對身份與他者的重新認知;或是將自然風光與人群現場交織於畫布之上,營造出深邃與焦灼並存的視覺體驗;亦或是將經驗世界引向一種超驗的感知維度,在光影與色彩的精微交織中氣韻升騰。

三位藝術家將歷史流變與個體記憶相交疊,創作出獨特的繪畫作品,以此呈現不同創作個體對感知記憶與環境存在之間複雜而動態的共生關係。趙培智的創作聚焦於日常人物與景致的描繪,超越對物理現實的簡單再現,他關注個體記憶與社會關懷在畫面中的情感沈積,以樸素而真摯的筆觸捕捉那些微不足道卻富有生命力的片段。在他筆下,人物不僅是社會現實的縮影,更是內心獨白的承載,通過對細節的凝視與情感的注入,將瞬間體驗延展為具有精神厚度的視覺敘事。這樣的創作,是他對於人性與自然的深切尊重,摒棄浮華與喧囂,呈現出醇厚而內斂的人文精神。

在這個高度數字化與碎片化的時代,趙培智以平和而細膩的方式記錄著那些被忽視的生命瞬間,而章劍則是通過對周圍風景的描繪,展開對平凡生活的探索。他們賦予日常以超越日常的力量,使觀者得以重新審視熟悉的風景與面孔,從而觸及更深層次的情感共鳴與社會關懷。縱觀章劍的創作脈絡,他延續著對自然與都市風景的游走與探討,從早期的「庭院風景」到後來的「旅途風景」,展現出他對生存處境與現實環境之間的持續關注。在他的作品中,那些日常的景物——庭院、林蔭小道、街角一隅——彷彿經歷了時間的多次塗抹、覆蓋與再現,超越簡單的描繪,成為情感與記憶的容器。他並不試圖對畫面進行過度解釋,而是通過純粹的描繪,讓風景本身承載情感的流動與時間的沈澱,同時也讓那些熟悉的景象變得陌生且富有張力。

生命的瞬間或許是具象的:浮過的面孔,掠過的風景;也或許是抽象的:一束光影,一圈漣漪。段亞峰的創作就如同色彩在畫布上自發生長與擴散,最終凝結為一種視覺的「呼吸」。她的繪畫語言深受中國傳統哲學中「氣」的影響,並融合了歐洲求學經歷的審美體驗,使作品展現出獨特的空間感與材料質感。段亞峰並不試圖重現自然的表象,而是營造出一個供人停留與沈思的精神空間,在這裡,時間與空間不再局限於物理維度,而是被轉化為內在體驗的延展與感知的流動。

在此次展覽所展出的作品中,藝術家的創作不僅是地理空間的凝結與精神棲居的映射,更是一種視覺化的「精神呼吸」,彰顯了繪畫作為思考與感知媒介的獨特力量。他們以對自然與人文景象的描繪,將個體記憶、社會關懷與內在體驗融匯於畫布之上,展現出繪畫的多重可能——既是記憶的凝固與時間的延展,更是對被忽視時光的重新審視。這正是「所見之地」所強調的現實場域與個體世界的深度聯結。在這一意義上,他們的作品不僅重新定義了風景與人物的視覺表達,更重申了繪畫作為思想與情感載體的深遠力量。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黃竹坑)

地址: 黃竹坑業勤街39號Landmark South 20樓2003-08室

營業時間: 週二至週六 11am–7pm

電話: +852 3703 9246

網站: tangcontempora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