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
按地區
按狀態
清除
中環
細說從頭—— 鴨巴甸街的印藝傳奇
2025-2-22 – 8-31
當代印藝
中環
曾建華個展《T REE O GO D EVIL》
2025-3-19 – 5-24
爍樂(世界畫廊)
南區
The Garden of Loved Ones: Richard Hakwins
2025-3-23 – 5-24
Empty Gallery
南區
TRST03: Covey Gong
2025-3-23 – 5-24
Empty Gallery
中環
傳統蛻變
2025-3-24 – 6-14
藝倡畫廊
金鐘
玩·具:賀慕群百年回顧展
2025-3-26 – 7-6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灣仔
冇嚟野餐嘅請坐低
2025-4-22 – 5-27
香港藝術中心
南區
李昭辰、梁凱喬、何明苡、何濼聰聯展:《瀚瀚》
2025-4-26 – 5-30
SC Gallery
南區
林延:紙韻延綿
2025-5-6 – 8-16
藝倡沙龍
灣仔
回憶製造
2025-5-7 – 6-26
香港藝術中心
中環
流動的饗宴
2025-5-8 – 6-28
雍廷序畫廊
中環
MOMENT
2025-5-9 – 5-30
JPS畫廊
南區
何兆南:徘徊日常
2025-5-13 – 6-7
刺點畫廊
中環
潤俠:Montage
2025-5-15 – 7-5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中環)
上環
Natalia Załuska: Daybreak
2025-5-17 – 6-28
Double Q Gallery
上環
Monika Žáková: Echoes of Time, Echoes of Memory
2025-5-17 – 6-28
Double Q Gallery
中環
賽‧加⽂
2025-5-22 – 8-2
高古軒
中環
黃銳:銀沙灘
2025-5-22 – 8-16
10號贊善里畫廊
油尖旺
光譜
2025-5-24 – 7-5
貝浩登
南區
《1》
2025-5-24 – 7-26
德薩畫廊
中環
一间自己的房间
2025-5-29 – 6-27
Sansiao Gallery HK
中環
江康泉《未來本生》
2025-5-30 – 8-30
爍樂(世界畫廊)
斯特林‧魯⽐ 「|」
2024-11-14 – 3-1
高古軒

斯特林‧ 魯⽐,《渦輪 傳奇》,2024年作。亞克⼒、油彩、紙板、畫布,144.8 × 110.5 厘⽶ © 斯特林‧ 魯⽐

⾼古軒欣然宣布於2024年11⽉14⽇在⾹港呈獻「|」展覽,展出斯特林‧魯⽐(Sterling Ruby)《渦輪》系列 (TURBINE,2021年—)的全新畫作,⽽展覽標題則向垂直狀態致敬。是次展覽不僅標誌著藝術家與⾼古軒合作⼗週年,也⾒證他於⾹港⾼古軒畫廊再度舉⾏個展。

魯⽐的創作形式廣泛,涵蓋繪畫、雕塑、素描、拼貼、錄像、陶瓷和紡織品,其作品隱晦地提及關鍵的藝術趨勢,以及社會政治歷史與藝術家個⼈⽣活經歷的交集點。他透過結合不同的藝術形式顛覆美學傳統,同時重新審視公⺠結構。在魯⽐於 2014年的「VIVIDS」展覽中,多幅⼤型噴繪作品彷彿凝視著地平線,看似期待著即將到來的轉變。這些作品採⽤橫向構圖,⽽於⾹港展出的《渦輪》系列新作則採⽤巧妙平衡、看似搖搖欲墜的構圖,兩者對⽐鮮明。

每幅畫作也包含⼀個主要圖騰元素,由塗滿油彩的卡紙條組成。這些柱狀體安置於同樣塗滿厚重油彩的彩⾊畫布上。從形式和社會⻆度⽽⾔,垂直性也是完整性的必要條件,⼀直以來亦是衡量卓越的標準,並象徵進步、地位和尊重。然⽽,垂直狀態也容易崩塌倒下。⼀個⼈倒下代表疲憊或疾病,⽽魯⽐於2024年創作的畫作《暈厥》(Syncope)和《傾覆》(Keel)亦以標題暗指這種情況。此外,建築物倒塌則表示時間的流逝、功能或⽤途的改變,⼜或政權更迭或戰⽕洗禮。

魯⽐回想起兒時⽬睹龐然巨物倒塌時的感覺:「在我⼩時候,⽗親是⼀名爆破技師。有好幾次他帶我到現場,讓我親眼看著⼤型結構倒塌,建築物顯得如此脆弱,⼤⼩煙囪瞬間倒下,化作碎⽚。看著這些象徵⼆⼗世紀勞動成果和社會發展的煙囪倒下,我不禁聯想到社會和⽂明的瓦解。」

早前的《渦輪》系列畫作扭曲空間,並透過破壞《WIDW》系列(2018年—)呈現的構圖完整性,反映在2020年代廣泛瀰漫的破裂感。⽽新作則著重刻畫主題形態⾯對爆炸性⾏動的不穩狀態,瀕臨瓦解的邊緣。這正好反映世界的現狀,呼應各地過往的⼤規模破壞和由此導致的轉變,引起現代主義和構成主義的崛起。這種時期往往令⼈再次質疑形式主義的重要性。呼應卡濟⽶爾‧⾺列維奇(Kazimir Malevich)和康斯坦丁‧布蘭庫⻄(Constantin Brancusi)等藝術家作品的重複形態,不僅確認⼒求捕捉不斷變化本質的創作⼿法,同時也肯定我們嘗試捕捉的過程和必然失敗的結果。正如在《集體效能》(Collective Efficacy)和《反對的⾏為》(The act of disagreeing)等畫作中所⾒,以系列作品的形式進⾏創作旨在記錄世界持續變化的本質。

斯特林‧ 魯⽐⽣於1972 年,擁有美國和荷蘭雙重公⺠身份,現於洛杉磯定居和⼯作。他的作品獲多間藝術機構收藏,包括斯德哥爾摩當代美術館、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巴黎龐畢度中⼼、三藩市現代美術館、洛杉磯當代美術館、洛杉磯郡⽴美術館、芝加哥當代美術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紐約所羅⾨‧ R ‧ 古根漢美術館及紐約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魯⽐的雕塑作品《雙蠟燭》(DOUBLE CANDLE,2018年作)為華盛頓特區赫希洪博物館和雕塑園的永久藏品。他曾舉辦的展覽包括:⽐利時杜爾東特‧丹那博物館「DROPPA BLOCKA」展覽(2013年);巴黎狩獵與⾃然博物館「STOVES」展覽 (2015年);維也納美景宮美術館展覽(2016年);愛荷華州德梅因藝術中⼼「Ceramics」展覽(2018年,其後巡展⾄紐約藝術與設計博物館);邁阿密當代藝術學院博物館展覽(2019–2020年,其後巡展⾄波⼠頓當代藝術學院博物館);羅⾺多利亞潘菲利美術館展覽(2021年);雅典基克拉迪⽂化與古希臘藝術博物館「Sterling Ruby at Cycladic: Ceramics」展覽(2021年);迪拜阿薩卡藝術區Concrete多⽤途藝術空間「Sterling Ruby in the Ullens Collection: Beyond Boundaries」展覽(2022年);威尼斯Palazzo Diedo「Hex」展覽(2022年);以及東京草⽉會館「SPECTERS TOKYO」展覽 (2023年)。他亦曾參與2014 年的光州雙年展、台北三年展及惠特尼雙年展。
高古軒

地址: 中環畢打街12號7樓

營業時間: 週二至週六 11am–7pm

電話: +852 2151 0555

網站: gagosian.com